卷首語 《做時代的壘磚人》 翻開這期雜志,可以看到一個個這樣的“壘磚人”,他們是沉默的,卻干勁十足。他們對人性和文明的力量抱著深沉而堅毅的樂觀,相信這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。 …… 這些時代中的壘磚人還有“吾愛吾廬”的清華大學“終身”校長梅貽琦;被科學真理誘惑了七十年的陳俊武;“時代的放牧者”畢奐午……他們在艱難中負重前行,在黑暗中點亮微光,他們像星辰一樣沉默,也像星辰一樣閃亮。
李輝,1956年出生于湖北隨縣(今隨州市)。198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。1974年到鄉村插隊務農。后歷任湖北加油泵油嘴廠子弟學校教師。隨后在《北京晚報》擔任文藝記者和文學副刊編輯:1987年11月至今,在《人民日報》文藝部擔任編輯。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。以文學傳記、隨筆寫作為主要方向。
劉宜慶,書評人,專欄作家。70年代出生,山東汶上人。1997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系。做過教師,現居青島,一家報紙的副刊編輯。其作品散見于報刊。
天津梅氏,也就是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的家族,有過顯赫的身世。梅貽琦的祖先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女兒寧國公主的駙馬都尉梅殷?!睹魇?/span>·寧國公主梅殷列傳》記述,“寧國公主,孝慈皇后生。洪武十一年,下嫁梅殷”。梅殷祖籍河南夏邑縣,自幼喪父,由伯父梅思祖撫育成人。梅思祖在朱元璋的三十四位開國功臣中,名列第三十三位,受封汝南侯。
梅殷曾是山東學政,這個職位在現在啊,相當于山東省教育廳廳長。梅貽琦為民國祭酒,從事大學教育,也許就是這家族文化基因的延續。梅殷次子梅景福是旗手衛指揮使,后人世襲正三品天津右衛指揮使,所以梅家世居天津,住在梅家胡同。